胡振林 教授
現任第二軍醫大學藥學院生化藥學教研室教授,研究方向為抗炎和免疫調控藥物的基礎和應用研究。
-
-
原第二軍醫大學博士生導師
上海大學醫學院教授
美國杜克大學博士后
上海市生物工程學會理事會理事
東方美谷功能護膚品研究院副院長
中國藥理學會抗炎免疫藥理學專家委員會委員
首席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科學家
研究方向:
專注于抗炎和免疫調控藥物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尤其擅長植物提取物對皮膚的修護,特別對各種炎癥引起的皮膚損傷有突破性研究。
榮譽獎章:
代表性論文發表在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Chemistry & Biology、Phytomedicine等雜志,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課題1項,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分課題1項,全軍醫學科技“十二五”重點課題分課題1項,“十二五”軍隊特需藥品發現技術平臺重大專項子課題1 項,曾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河北省及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中華醫學科技獎1項。
陳建明 先生
第二軍醫大學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為靶向給藥系統
-
-
第二軍醫大學博士生導師
上海藥學會藥劑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顆粒學會生物顆粒專業委員會委員
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中藥藥劑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首席載體技術科學家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靶向給藥系統,難溶性藥物注射給藥系統,及緩控釋給藥系統等。多年從事藥物新制劑、新技術、新輔料的研究開發工作,特別是在脂質體和靜脈注射乳劑等研究開發中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在難溶性藥物給藥系統,特別是在膠束和口服固體制劑給藥系統具有獨到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對難溶性藥物應用采用載體技術,實現對功效成分的透皮吸收,抑制水分流失;同時修復受損的人體細胞膜,提高活性物質穩定性,便于應用。
榮譽獎章:
分別在Biomater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等國內外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承擔多項上海市、部隊、國家有關科研項目。曾獲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二十多項,多項專利獲得授權,曾獲上海市專利發明三等獎一次。畢業的學生中有多人獲上海市優秀碩士畢業論文和全軍優秀碩士畢業論文的榮譽。
王學東 先生
醫藥企業工作多年,主要從事抗生素發酵以及生物、生化藥物的研發與生產方面的工作,具有豐富的實際生產工作經驗。
-
-
華東理工大學碩士生導師
生物反應器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
首席微生物發酵應用科學家
研究方向:
1.代謝工程:微生物代謝過程分析、調控及育種。應用于基因工程蛋白藥物的制備與研發以及其它生物技術藥物的發酵制備過程研究。
2.生物催化與轉化:微生物新功能酶源的篩選和性能研究;生物催化反應的工業化應用。
對抗生素發酵,生物、生化藥物的生產與管理,以及藥物的研發有有豐富的經驗,通過理論與實際應用方面的研究,承擔或參與了多項研究課題,著力開發其工業化應用的潛能。承擔或參與了多項研究課題,主要有:手性氨基酸的酶法拆分;基因工程菌發酵法制備腺苷甲硫氨酸;生物轉化法制備神經節苷脂GM1等。
榮譽獎章
在國內外檢索期刊上發表論文十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三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兩項。在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以及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人員其間于2012年8月赴美國佐治亞理工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學院進行為期一年的訪問交流。承擔和參與了多項科技部“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研成果獲得多次上海市和國家級獎勵,多項科研成果實現了產業化轉化。
侴桂新 教授
-
-
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
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
上海中藥標準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檢測部主任
首席中藥提取成分、質量標準科學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中藥活性成分鑒定、藥效確證及中藥質量標準等方面的研究。
榮譽獎章
先后負責和參加各類科研項目50多項,其中主持國家十三五重大專項1項,國家十一五“重大新藥創制”候選藥物研究1項,國家十一五支撐計劃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國家中藥標準化項目2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項目1項,上海市科委項目9項,上海市教委項目1項,主持中藥新藥臨床前研究1項。負責中藥化學對照品的研究、制備與開發,至今開發化學對照品600多種,負責研究制訂、修訂和起草的豨薟草等10種藥材及飲片的質量標準分別被《中國藥典》(2005、2010版)收載。